一直以來,進行內容行銷都需要大量的時間、人力及金錢的投入,在銷售旺季時更是如此,許多企業在銷售旺季時,因為行銷資源的限制,而停止內容的產出,但這麼做真的是明智的嗎?我們可以先看看由 LinkedIn 所提供的數據:
事實一:在工作時間外,人們對內容的需求增加
LinkedIn 的內部研究顯示,有許多用戶利用夜晚及週末時間閱讀及研究與工作有關的內容。在這個時代,我們已經很難將工作與個人生活分開,而手機當這當中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的角色。有了手機以後,我們不再需要刻意坐在桌前,翻閱一頁又一頁的網站、白皮書,而是以輕鬆又即時的方式,在不同的地方、不同的時間,不同的渠道中獲取自己需要的內容,這個行為不會因為下班或者假期而停止,甚至成為我們每日的習慣。
事實二:其實在旺季的互動率更高
我們常常以為,人們在銷售旺季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購物廣告上,對於內容的需求減少,不過根據 LinkedIn 於 2016 年的統計,12 月份的互動率比起整年度平均多出 32%,而點閱率也高於年平均 29%。我們可以從顧客購買旅程來理解這件事情,現今消費者對於品牌和產品的認知,不僅限於被廣告或內容觸及的當下,當他們有相關需求時,客戶會主動搜尋相關的解決方案、產品及服務的說明以及評價,因此在銷售旺季時,人們會針對要購買的產品進行更多的搜尋、互動、研究,因此在此時,相關的內容互動及觸率便會上升。
持續進行內容行銷的 4 大原因
1. 維持品牌聲量
我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,產出各種內容、進行 SEO,好不容易搶占了客戶的心智、提升在搜頁結果頁的排名,如果在銷售旺季時停下,就會讓競爭對手有機可趁,搶走前三季行銷布局及市場上的品牌聲量,相反地,如果你的競爭對手在 Q4 停下了內容經營的腳步,但你仍然決定埋首案頭,那麼市場的聲量、客戶的回應也會給你最真實的回報。
從 2016 年的統計數據可知,如果我們在 Q4 放鬆下來,慶祝新年假期的來臨,那麼我們的前三季的努力也付諸東流,要再追回原本的市占率和品牌聲量,所花費的資源和成本,比起在 Q4 持續經營來得多許多。
2. 回應客戶期待
還記得先前提到的顧客購買旅程以及顧客行為嗎?既然客戶會在銷售時期持續進行資料搜集與研究,那麼我們就應該維持用戶的品牌體驗,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,吸引他們持續與品牌互動,這將有助於品牌知名度及信任度的提升。
3. 建立信任感
無論是 B2C 還是 B2B 客戶,消費者已經習慣在購買前花更多的時間搜集資料和評價,尤其是 B2B 的潛在客戶,他們的決策過程可能會長達一季甚至是一年,所以在整個決策的過程中,我們需要考量他的購買旅程,並且依照不同的時間點,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內容,讓他們保持品牌認知及認同,建立他們對於品牌的信心,最後轉化成購買行為。
4. 更划算也更好
如果品牌在消費者的購買旅途中持續在消費者眼前曝光,不僅能吸引顧客決策,而且客戶會認同品牌所提供的價值與內容,在個人的社交網路上,為品牌帶來進一步的曝光,而這些都是客戶的自發行為,屬於自然的流量,不需要額外的成本,但前提是企業和品牌不斷地提供有價值的內容與優質的服務。
Q4 內容集客建議
既然我們都知道消費者在 Q4 會有許多的消費行為,那麼在內容產製上,我們就應該提供能夠在節慶時,能夠輔助消費者們決策的內容;而 B2B 的決策者在 Q4 時期多數都在進行下一年度的計劃,因此 B2B 企業可以提供未來年度的預測和解決方案,協助 B 端的決策者評估是否將產品或者服務納入明年度的商業計畫當中。
1. 重新張貼熱門議題
重新檢視一下過往受到熱烈迴響的內容,與現況是否相符,稍做調整之後可以再重新張貼,提供客戶即時的新資訊;又或者製作熱門議題的回顧。這樣做的好處是透過熱門議題分享,成效不會太差,並且不會投入太多的時間創作新的內容。
2. 未來展望與規劃
大多數人在年末時都會回顧過往一年的成績,並且做出新年的改進與規劃,在商業上也是如此。企業主和專業經理人希望知道明年市場的趨勢,一般員工也會希望了解自己的業務將會面臨什麼挑戰、能夠藉由企業提供的服務得到什麼協助,如果在此時能夠提供未來展望或相關的內容,能夠有效在客戶的心中埋下合作的種子。
3. 檢驗和測試
你了解客戶嗎?又或者客戶了解產品的使命、願景以及如何幫助客戶成功嗎?藉由在節慶時期的高互動率,不妨趁機測試和檢驗品牌的內容,重新認識客戶的需求、購買旅程,了解如何利用品牌聲量、流量漏斗和內容資產來累積顧客名單。